在上海,“家门口即商业园区”已成为常见图景。然而,沪太路1500弄的居民,却在隔壁 “德必·大华里”园区的热闹人气中,遭遇了新的出行困境:小区车辆进出需借道一段人行道通行,可汇入机动车道处,恰好比邻着园区,高峰时园区周边的人行道上,停满了非机动车,导致短短不到50米的路上人、车、非机动车挤作一团,车辆有时甚至进不了小区。
挤作一团的人行道
地图导航显示,从沪太路驾车进入沪太路1500弄小区,要走一段约50米长的“内部路”。这条“内部路”,从沪太路晋城路路口南侧20米处,偏离沪太路主路并向正南方向延伸,这是否就是市民所说的“借道通行”?
地图上显示,驾车进入小区,得行驶一段内部路。
9月16日下午,记者前往现场一探究竟。刚刚走到沪太路晋城路路口,就发现地图上走向分明的两条路,实际上是并行的:所谓“内部路”,其实是一段同沪太路西侧灰色地砖铺设的人行道“并行”的水泥路。水泥路南端,是小区大门,宽度可容纳两辆车同时通行,北端则通过一处开口与人行道相连,靠近出口处则稍窄,仅可容纳一车通行。二者并行长度约40米,在鲍家桥处才彻底分开来。
所谓“内部路”,其实同人行道“并行”。
尽管通道和人行道路面材质有所不同,但两者之间并未设置硬隔离设施,乍看上去就是一条较宽的人行道,而通行的路人也不会对两块区域做严格区分。记者看到,东西两侧停放着不少非机动车,仅留中间区域通行,无论是进出小区的机动车、非机动车、行人,都汇聚在中间的通行空间里。由于“内部路”入口处道路较窄,会车也比较困难,就在记者驻足观察的半小时内,有两辆相向行驶的车辆在上街沿的坡道处“顶牛”,僵持一段时间后,主干道上的车辆主动向后退让,这才顺利通行。
地面材质有所差异,但并未进行严格区分,看上去像是人行道。
车辆进出小区,都得在这段“内部路”上行驶一段距离。
可以说,出入口的设计,使得该路段本就容易产生拥堵。而2024年,旁边“德必·大华里”园区开业,让这个矛盾变得格外尖锐。“德必·大华里”是宝山打造的数字文化产业创新中心,拥有餐饮、服饰、文化等多种商业形态,面积并不算大,被北侧华灵路881弄小区和南侧沪太路1500弄小区包裹着,东侧园区入口开设在沪太路上。记者留意到,入口处设有白色栏杆阻拦,仅行人可入内,非机动车只能停靠在外侧人行道上。可是,这段人行道划定的停放区域并不大,记者到时已是下午3时,尚未到就餐高峰,划线车位已基本停满;小区保安告诉记者,到了周末,送孩子来园区上课的家长集中停放,部分非机动车甚至停放至小区出入口附近,使得本就不宽的道路“寸步难行”,“小区居民开车出入很不方便”。
机动车、非机动车、行人,都挤在这50米长的道路上。
9月21日,记者趁周末又一次来到现场。的确,园区的客流给这条路带来了肉眼可见的变化:“内部路”的两侧,都是非机动车的身影。送孩子参加培训、外卖取餐的非机动车停得满满当当,有些甚至停到了马路上,导致小区车辆进出不得不小心翼翼。居民刘阿姨告诉记者,“通行环境乱糟糟的,尤其是汇入马路的地方,去年我还在那儿被撞了。”她撩起裤腿,给记者看了看膝盖上的伤口。
这条路两侧被非机动车占据,中间留出通行区域,园区客流增加时,通行难度也成倍增加。
优化管理还是优化设计?
接连两次前往现场,记者都看到,一名穿着黑色制服的保安就驻守园区外,专职负责这段路的管理。在他身旁,还竖着红色路锥和指示牌,提示“该路段是小区进出口,禁止停车”。不过,从记者观察来看,高峰时期,光靠人力管理有些不足。
9月21日中午11时30分,不少非机动车涌向这里。看到越线停靠的车辆,保安便赶忙上前提醒,引导将车辆停靠在靠北侧的区域,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。“刚刚一个爷叔来送娃,我前去提醒结果被反问‘都是人行道为什么不能停’。”保安无奈,只能等爷叔离开后,将车辆挪动至不影响通行的地方。
保安正在挪动非机动车,防止影响小区车辆进出。
他透露,这段路的问题由来已久。不少前往马路对侧静安大融城的市民,也会将非机动车停靠在这里。为缓解交通拥堵,职能部门曾尝试优化:这段“内部路”北侧20米处,是园区停车场的出入口,经由沪太路晋城路红绿灯通往其他地方,部分小区车辆为了出行方便,干脆再穿行一段人行道,出行冲突更多。后来,这段20米的人行道设置了柱状栏杆,禁止机动车通行,但南侧的“内部路”和人行道则因涉及居民日常进出,无法套用“物理阻隔”方案,只能靠人工劝阻。
靠北侧约20米长的人行道上,设置了栏杆,阻止机动车通行。
采访中,不少居民将视角调整至小区出入口的优化上,他们建议,可以在小区出入口的闸机外侧,重新开设坡道,让车辆直接衔接沪太路,无需再借道人行道。遗憾的是,这一建议提交后迟迟没有回音。有居民猜测,“沪太路两侧分属静安、宝山两区,可能两区职能交叉,导致进度比较慢。”
跨区交界地带治理存在“盲区”吗?记者向属地街镇了解详情,工作人员告知,该段沪太路的交通组织等归静安区管辖,小区、园区等又属于宝山区大场镇。目前,镇里已经就小区出入口的问题提请协商研究,目前相关事宜正在进一步推进中。对此,记者将持续关注,也期待宝山、静安两区职能部门主动对接、打破壁垒、明确职权,联合街镇、小区、园区形成合力,真正惠及每一位居民的日常出行。
亲爱的读者,如果您在生活中遇到烦心事、忧心事、揪心事,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向我们反映求助——
方舟配资-新股配资网-股民配资平台-在线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